从业资格考试信息汇总
随手掌握最新考试动态
(一)内部监督的概念与要求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法律的规定,通过会计手段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监督。
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
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单位的经济活动
内部监督依据: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外,还有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单位预算和计划。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发现会计账簿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不相符的,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有权自行处理的,应当及时处理;无权自行处理的,应当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要求
(1)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2)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程序应当明确。
(3)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4)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三)内部控制
1.内部控制的概念
对企业而言,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2.内部控制的目标(注意多选题)
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1)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2)保证资产安全 (3)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4)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5)促进企业实现发展(1)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 (2)保证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 (3)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4)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 (5)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3.内部控制的原则
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均应遵循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此外,企业还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4.内部控制的责任人
(1)对企业而言:
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
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2)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5.内部控制的内容
(1)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①内部环境;②风险评估;③控制活动;④信息与沟通⑤内部监督。
(2)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工作包括:
①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
②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
③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并督促相关工作人员认真执行。
6.企业内部控制的控制措施
企业
(1)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2)授权审批控制
(3)会计系统控制
(4)财产保护控制
(5)预算控制
(6)运营分析控制
(7)绩效考评控制
7.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
(1)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2)内部授权审批控制
(3)归口管理
(4)预算控制
(5)财产保护控制
(6)会计控制
(7)单据控制
(8)信息内部公开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记账与出纳 记账与财物保管 记账与业务 (记账不管钱、不管事、不管物)业务经办与业务审批 业务经办与财物保管 (经办不审批、不管物) 业务操作与业务复核 (操作不复核)(四)内部审计
1.内部审计的概念
内部审计是指单位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单位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审查和评价本部门、本单位财务收支和其他经营活动以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单位目标的实现。
2.内部审计的内容及特点
内部审计的内容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范畴,主要包括: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审计和风险管理等。
内部审计的内容更侧重于经营成果是否有效、各项制度是否得到遵守与执行,内部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较低,并且以建议性意见为主。
3.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具有:预防保护、 服务促进、评价鉴证等作用。
关注微信获取第一手资讯资料
下一篇: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