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资格考试信息汇总
随手掌握最新考试动态
2023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历年真题精选4梳理好了,考生们一定要认真学习,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没有付出哪有成功。
1、下列污水处理构筑物中,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去除污染物的是()。【单选题】
A.曝气池
B.沉砂池
C.氧化沟
D.脱氮除磷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物理处理方法是利用物理作用分离和去除污水中污染物质的方法。常用方法有筛滤截留、重力分离、离心分离等,相应处理设备主要有格栅、沉砂池、沉淀池及离心机等。
2、关于给水排水管道功能性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给水管道的功能性试验分为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
B.压力管道水压试验采用内渗法测定
C.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要全管段进行闭水试验
D.管道内径大于700mm时,可抽取1/3段试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给水管道功能性试验是水压试验;选项B,全断面整体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无压管渠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除设计要求外,管渠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检验合格,可采用内渗法测渗水量;不开槽施工的内径大于或等于1500mm钢筋混凝土结构管道,设计无要求且地下水位高于管道顶部时,可采用内渗法测渗水量。选项C,无压力管道的闭水试验,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抽样选取,带井试验;若条件允许可一次试验不超过5个连续井段。
3、管道施工测量控制点有()。【多选题】
A.管道中心线
B.沟槽开挖宽度
C.管内底高程
D.管顶高程
E.井位中心点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管道施工测量:(1)管道工程各类控制桩包括:起点、终点、折点、井位中心点、变坡点等特征控制点。排水管道中线桩间距宜为10m,给水等其他管道中心桩间距宜为15-20m(2)检查井平面位置放线:矩形井应以管道中心线及垂直管道中心线的井中心线为轴线进行放线;圆形井应以井底圆心为基准放线。(3)管道工程高程应以管内底高程作为施工控制基准,检查井应以井内底高程作为控制基准。管道控制点高程测量应采用附合水准测量。
4、关于燃气管道穿越构筑物的套管其安装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空隙应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填充
B.防水套管在构筑物混凝土浇筑后尽快安装
C.穿过结构的套管应与结构两端平齐
D.穿过楼板的套管应高出板面50mm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套管安装要求:(1)管道穿越建(构)筑物的墙板处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套管,穿过结构的套管长度每侧应大于墙厚20mm,穿过楼板的套管应高出板面50mm;(2)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空隙应采用柔性材料填充。(3)防水套管应按设计要求制作,并应在建(构)筑物砌筑或浇筑混凝土之前安装就位,套管缝隙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填充。
5、AC型沥青混合料结构具有()的特点。【单选题】
A.黏聚力低,内摩擦角小
B.黏聚力低,内摩擦角大
C.黏聚力高,内摩擦角小
D.黏聚力高,内摩擦角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悬浮一密实结构:有较大的黏聚力C,但内摩擦角中较小,高温稳定性较差,如AC型沥青混合料。
6、在软地的基坑工程中,支撑结构挡土的应力传递路径是()。【单选题】
A.土压力→围檩→围护桩→支撑
B.土压力→围护桩→支撑→围檩
C.土压力→围檩→支撑→围护桩
D.土压力→围护桩→围檩→支撑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支撑结构挡土的应力传递路径是围护(桩)墙→围檩(冠梁)→支撑。
7、下列内容中,应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的有()。【多选题】
A.按所提要求的工期竣工
B.满足指定的质量标准
C.扬尘污染费投标人自行承担
D.认可招标人为供货人
E.投标人承诺带资施工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有关施工工期、投标有效期、质量要求、技术标准和招标范围等实质性内容作出响应。
8、关于稀浆封层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封水
B.防滑
C.耐磨
D.改善路表外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9、选择不开槽管道施工方法应考虑的因素有()。【多选题】
A.施工成本
B.施工精度
C.测量方法
D.地质条件
E.适用管径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选择不开槽管道施工方法应考虑的因素有工法特点、适用范围、施工精度、施工距离、适用地质条件、施工成本。
10、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发生导管堵管的可能原因有()。【多选题】
A.导管漏水
B.导管底距孔底深度太小
C.孔内泥浆黏度偏大
D.混凝土配制质量差
E.混凝土缓凝时间较长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灌注混凝土时堵管:(1)灌注导管破漏;(2)灌注导管底距孔底深度太小;(3)完成二次清孔后灌注混凝土的准备时间太长;(4)隔水栓不规范;(5)混凝土配制质量差;(6)灌注过程中灌注导管埋深过大。
本文由乐考网小编整理"2023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历年真题精选",小编还为广大考生整理了二级建造师报考指南和历年真题等复习资料,更多分享请关注乐考网。
关注微信获取第一手资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