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资格考试信息汇总
随手掌握最新考试动态
2019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中级)将全面实行机考。2019年经济师报名时间为7-9月份,建议考生们提前复习,以下是《初级经济基础》教材知识点,供考生查看学习!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知识点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交换的比例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大小。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知识点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 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
知识点三: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二、货币的产生和职能
知识点一:货币的形成和本质
1、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4、货币价值形式。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切商品,只有换成货币,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会转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才会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知识点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知识点三:货币流通规律
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 ②商品的价格水平; ③货币流通速度。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待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的价格水平 )/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三、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知识点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
知识点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关注微信获取第一手资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