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资格考试信息汇总
随手掌握最新考试动态
1、财政是随着( )的产生而产生的。
A:政治
B:国家
C:社会化的生产方式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
解析:国家财政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2、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
A:C
B:V
C:M
D:C+M
答案:C
解析:首先需要明确的英文简称代表的意义,C代表生产过程中折旧基金部分,V代表职工个人劳动报酬部分,M代表剩余产品价值部分。从财政分配的实际内容来看,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但不是剩余产品的全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3、下列属于准公共需要的是( )。
A:国防
B:外交
C:基础科学研究
D:高等教育
答案:D
解析:社会公共需要分为三个层次,需要考生牢记,其中,教材上每一个层次的代表行业也是考察的重点内容。(1)保证执行国家职能的需要(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如国防、外交、普及教育、基础科学研究等。(2)准社会公共需要。如高等教育、医疗事业。(3)大型公共设施。如邮政、民航、电力和城市公共设施等。
4、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之间或者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非一致性,关键是指某个人或者经济组织的行为活动影响了他人或经济组织,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这是市场失灵表现中的( )。
A:公共产品
B:外部效应
C:不完全竞争
D:收入分配不公
答案:B
解析: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失灵”是财政存在的前提,从而也决定了财政的职能范围。市场失灵的5个主要表现:公共产品、外部效应(如工厂生产造成的污染)、不完全竞争(某些行业因具有经营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边际成本不断下降,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而可能为少数企业所控制,从而产生垄断现象)、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与失衡(主要由于价格信号在某些重要市场上并不具有伸缩自如、灵活反应的调节能力)。
5、财政直接调节居民收入水平,除运用税收手段外,还使用()。
A:利率手段
B:平价政策
C:投资手段
D:转移支付
答案:D
解析: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主要是通过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来实现的。其中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手段,一是通过税收进行调节,如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等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二是通过转移支付,如通过社会保障支出等维持居民的最低生活水平。
6、财政支出的内容是由( )决定的。
A:法律法规
B:财政收入
C:国民经济
D:经济活动
答案:A
7、我国的财政年度是( )。
A:1月1日至12月31日
B:4月1日次年的3月31日
C:7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日
D:10月1日至次年的9月30日
答案:A
8、我国财政用于各项事业费支出中数额最大的一项是()。
A: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
B:地质勘探费
C:工、交、商业等部门事业费
D: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答案:A
9、下列支出项目中,属于补偿性支出的是()。
A: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
B:企业挖潜改造支出
C:抚恤和社会救济费支出
D: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答案:B
10、在安排发展性支出时,首先应该安排的是( )。
A:逐步提高职工生活水平
B:公共基础设施投资
C:增加国家物资储备
D: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的最低需要
答案:B
解析:贯彻财政支出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原则时,应该按照科学的支出顺序来安排财政资金的使用,财政支出分为两个层次来安排,第二层次的发展性支出本身的安排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参看教材P424。第一层次,即维持性支出。顺序为:1.要满足消费资料的最低需要量;2.要保证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的最低需要量第二层次,发展性支出。顺序为:1.保证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最低需要支出;2.用于逐步提高职工及群众生活水平的支出;3.用于增加国家物资储备的支出
11、下列属于国家财政最基本的支出是( )。
A:行政管理支出
B:经济建设支出
C:财政补贴支出
D:社会发展支出
答案:A
解析: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都属于国家政权建设支出,这两类支出都是国家财政的最基本的支出。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呈现出的变化趋势是( )。
A:下降
B:与GDP的增长同步
C:其增长水平超过GDP的增长
D:与同期财政支出同步
答案:C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支出总量增长超过同期财政支出和GDP的增长水平。
13、下列支出中,属于人员经费支出最主要的项目是( )。
A:办公费
B:职工福利费
C:工作人员差旅费
D:工资
答案:D
解析:人员经费支出主要用于文教科卫等单位的工资、职工福利、补助工资、离退休人员、奖学金费用等开支项目,其中,工资是人员经费支出中最主要的内容。
14、下列不属于国防费的有( )。
A:人员生活费
B:训练维持费
C:装备费
D:电话费
答案:D
解析:参看教材P32。我国国防费主要由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三项构成,三分之二的国防费用于军队生活、训练等维持性开支。
15、改革开放以来,我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的趋势是( )。
A:平稳
B:小幅上升
C:大幅上升
D:下降
答案:D
16、政府投资主要应该投向( )。
A:国有企业
B:有盈利的部门
C:社会基础设施
D:加工工业
答案:C
解析:与非政府投资相比较,政府投资具有不同的特点,由于政府投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它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社会基础设施以及农业、能源、通讯、交通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领域内。
17、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要应由( )承担。
A:国家财政
B:商业银行
C:社会力量
D:农民自身
答案:A
解析: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政府从事农业投资十分必要,因为农业部门自身难以产生足够的积累,而且生产率较低,难以承受贷款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许多农业投资只适于政府来进行。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要由政府来进行,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国家财政。
18、社会保障最早创立于( )。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丹麦
答案:A
19、财政对盲聋哑人提供各种物质帮助,属于( )。
A:伤残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答案:C
解析:社会福利主要是由国家民政部门提供的对盲聋哑和鳏寡孤独的社会成员给予的各种物质帮助。
20、失业保险应采用的筹资模式是( )。
A:现收现付制
B:完全基金制
C:部分基金制
D:预算拨款制
答案:A
解析:一般来说,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疾病保险等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短期性,难以预测。现收现付制下的缴费率可以随着支出的变化而进行频繁调整,所以适合这几种保障资金进行筹资。
21、我国未来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主要应是( )。
A:个人交纳
B:企业交纳
C:社会捐助
D:财政拨款
答案:A
解析:未来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主要应是社会保障税,而社会保障税应由个人来交纳。
22、财政补贴的对象是( )。
A:国家
B:主管部门
C:企业和居民
D:社会保障部门
答案:C
23、我国的价格补贴始于( )年。
A:1954
B:1953
C:1952
D:1951
答案:B
24、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是( )。
A:税收
B:收费
C:国有资产收益
D:公债
答案:A
解析: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也是主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例如,在我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95%以上。
25、下列属于非强制性财政收入的是( )。
A:所得税
B:流转税
C:国有资产收益
D:罚没收入
答案:C
解析:以征收权力为标准分类,可以将财政收入分为强制性财政收入和非强制性财政收入。①强制性财政收入主要内容包括税收收入、罚没收入、强制公债;②非强制性财政收入主要内容包括国有资产收益、自由公债收入、规费收入和其他收入。
26、1979-1984年是财政补贴的( )阶段。
A:增长
B:萌芽
C:显现
D:调整
答案:A
27、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当缴纳相同的税收的即是( )。
A:横向公平
B:纵向公平
C:机会均等
D:普遍纳税
答案:A
解析:横向公平是指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当缴纳相同的税收;纵向公平是指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人应当缴纳不同的税收。考生要区分清楚。
28、税法中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人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 )。
A:纳税人
B:负税人
C:扣缴义务人
D:担保人
答案:A
29、税制诸要素中的基础性要素为( )。
A:纳税人
B:征税对象
C:税率
D:计税依据
答案:B
30、在下列四级超额累进税率下,第三级的速算扣除数为()。
四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级距
应税所得额
税率
1
5000元以下(含5000元)
10%
2
5000元-20000元(含20000元)
20%
3
20000元-50000元(含50000元)
30%
4
50000元以上
40%
A:500元
B:2000元
C:2500元
D:4000元
答案:C
解析:为了解决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税款比较复杂的问题,实际工作中引进了“速算扣除数”这个概念。本级速算扣除数=上一级最高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第一级的速算扣除数为0。第二级速算扣除数=5000×(20%-10%)+0=500。所以第三级速算扣除数=20000×(30%-20%)+500=2500元。
31、在减免形式中,被称为“困难减免”的是( )。
A:法定减免
B:特定减免
C:税基式减免
D:临时减免
答案:D
解析:临时减免,又称为困难减免,是指除法定减免和特定减免以外的其他临时性减税免税。
32、《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属于( )。
A:税收法律
B:税收法规
C:税收规章
D:行政文件
答案:B
解析:按照税法效力的不同,可以将税法分为:(1)税收法律:税收法律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而高于税收法规、规章;(2)税收法规:“条例”或者“暂行条例”。税收法规的效力低于宪法、税收法律,高于税收规章。(3)税收规章:“办法”、“规则”、“规定”。税收规章不作为税收司法的直接依据,而只具有参考性的效力。
33、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 )以下的罚款。
A:2000元
B:5000元
C:10000元
D:50000元
答案:D
34、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下列劳务的,应缴纳增值税的是( )。
A:提供运输服务
B:提供餐饮服务
C:提供加工、修理修配服务
D:提供仓储服务
答案:C
解析:按照我国增值税法的规定,增值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题中A、B、D都应缴纳营业税。
35、一般纳税人销售自来水可按( )的征收率来计算应纳税额。
A:0
B:13%
C:6%
D:17%
答案:B
36、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不包括( )。
A:烟
B:大理石地板
C:游艇
D:木制一次性筷子
答案:B
37、某邮局某月直接取得报刊发行收入20万元,邮寄业务收入10万元,其他邮政业务收入5万元。邮政电信业适用税率3%,其应纳营业税为( )万元。
A:1.05
B:0.30
C:0.45
D:0.96
答案:A
解析:邮电通讯业的计税依据有两种方法。以取得收入的全额确定的营业额,如传递函件或包件、邮汇等业务的营业额;以实际取得的收入额,亦即差额或者受益额确定的营业额,如报刊发行、邮政储蓄等业务的营业额。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20+10+5) ×3%=1.05万元。
38、下列关于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将不动产无偿赠与他人,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不动产所有权转移的当天
B:转让土地使用权,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全款的当天
C:销售不动产采用预收款方式的,收到预收款的当天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D:金融机构逾期贷款业务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取得利息收入权利的当天
答案:B
解析:转让土地使用权,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应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
39、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款支出,不超过年度会计利润总额( )的部分,准予扣除。
A:12%
B:5%
C:8%
D:10%
答案:A
40、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这个公式适用于( )应纳税额的计算。
A:一般纳税人
B:小规模纳税人
C:进口货物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41、每次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4000以下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除的费用是( )。
A:400元
B:800元
C:1600元
D:3200元
答案:B
42、房产税采用从价计征方式的计税依据是( )。
A:房屋原值
B:房屋净值
C:市场价格
D:计税余值
答案:D
43、某国家机关有一栋十层的办公大楼,为弥补经费不足,将其第一层楼作为招待所对外营业,按《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对第一层楼的房产应( )。
A:征收房产税
B:免征房产税
C:减征房产税
D:缓征房产税
答案:A
44、车船税采用以自重吨位为计税标准的不包括( )。
A:载货汽车
B:摩托车
C:三轮汽车
D:低速货车
答案:B
解析:车船税实行从量计税的办法,分别选择了三种单位的计税标准,即辆、净吨位和自重吨位。(1)采用以辆为计税标准的车辆有:电车、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人力车、畜力车等。(2)采用以净吨位为计税标准的主要是船舶。(3)采用以自重吨位为计税标准的有: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
45、根据现行税法,我国资源税的课税对象为( )。
A:应税产品产值
B:应税产品收入
C:应税产品数量
D:应税产品重量
答案:C
46、我国政府预算的期限采用( )。
A:历年制
B:跨年制
C:多年制
D:变动制
答案:A
解析:在实践中,预算年度大体可以区分为两大类型。(1)历年制:即按日历年度计算,由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预算年度,如法国、瑞典等国;(2)跨年制:即一个预算年度跨越两个日历年度,具体起讫时间又有若干不同的情况,如美国、英国、日本、印度(注意各自的起讫时间)。我国的预算年度采用历年制,即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47、下列不属于政府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有( )。
A:一般公共服务
B: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C:外交
D:公共安全
答案:B
解析:参看教材P159。2009年类级科目具体包括: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传媒等。
48、预测政府预算收支指标的方法中,利用局部占全部的比例关系,根据其中一项已知数值,计算另一项数值的方法称为( )。
A:基数法
B:系数法
C:比例法
D:定额法
答案:C
49、下列哪一项支出应列入部门预算中的项目支出( )。
A:某学校购入办公用品
B:某医院对全院病房进行大型修缮
C:某科学研究所每周例会支出
D:某文化馆人员工资支出
答案:B
解析:项目支出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如:国家批准设立的有关事业发展专项计划、工程、基金项目,专项业务项目,以及大型修缮、大型购置、大型会议和其他项目,用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流动资金、农业综合开发支出、政策性补贴支出、对外援助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等资金安排的项目。
50、《预算法》规定,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 )审查批准。
A:地方各级人大
B:地方各级政府
C:上级人大
D:上级政府
答案:A
关注微信获取第一手资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