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资格考试信息汇总
随手掌握最新考试动态
分必考点
1:会计职能与目标必考点
2:会计基本假设
必考点 3:会计基础
必考点 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必考点 5:会计要素及其计量属性
必考点 6:会计等式
必考点 7: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必考点 8:试算平衡
必考点 9:会计凭证
必考点 10:会计账簿
必考点 11:财产清查种类
【必考点试题】
【会计职能与目标必考点】
1. 下列各项中,关于会计基本职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B.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障
C.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者相辅相成
D.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者相互抵触
【答案】D
【解析】会计的基本职能是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会计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障,没有会计监督,会计核算就不可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监督的内容的是( )
A.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审查
B.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审查
C.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审查
D.反映企业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答案】D
【解析】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审查、合法性审查、以及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审查,均属于会计监督的内容;而计算产品成本,则属于会计核算的内容。
3. 下列各项中,对会计职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参与经济决策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B.预测经济前景是会计的拓展职能
C.评价经营业绩是会计的拓展职能
D.进行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答案】A
【解析】会计的基本职能是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均为会计的拓展职能
4.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会计核算具体内容的有( )。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B.财务预算的编制
C.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D.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分析
【答案】AC
【解析】现金流量。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企业集团中的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但是为了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必要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企业集团不属于法律主体,但它却是会计主体。
5.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有( )。
A.向企业发放贷款的银行
B.企业的投资者
C.向企业赊销商品的供货商
D.作为企业潜在投资者的社会公众
【答案】ABCD
【解析】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向企业发放贷款的银行、向企业赊销商品的供货商,均属于企业的债权人。
【会计基础必考点】
1. 下列各项中,对企业会计基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发挥了统驭作用
B.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基础,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C.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取,也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处理
D.凡不属于当期的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支付,也不作为当期的费用处理
【答案】B
【解析】企业会计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收付实现制是行政单位和部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它在行政单位和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发挥了统驭作用。
2.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会计核算基础的是( ).
A.实质重于形式
B.权责发生制
C.持续经营
D.货币计量
【答案】B
【解析】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属于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3. 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会计期问,体现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
A.会计主体
B.货币计量
C.持续经营
D.会计分期
【答案】D
【解析】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企业或单位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4.权责发生制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它是以是否收到款项作为确认收入依据的。 ( )
【答案】错误
【解析】权责发生制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它不以以是否收到款项作为确认收入的依据,而是以收入在当期是否已经实现作为确认收入依据的。
【会计基本假设必考点】
1.下列各项中,对会计主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企业投资者个人的家庭生活开支应纳入企业会计主体的核算范围
B.母公司和子公司共同组成的集团公司可作为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
C.企业年金基金,既不属于法律主体,也不能作为会计主体进行核算
D.企业给予本单位员工的生活困难补助不纳入企业会计主体的核算范围
【答案】B
【解析】投资者个人的家庭与企业分属两个不同的主体,不能混淆它们之间的界限。企业集团中的母公司拥有若干子公司,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但是为了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必要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此时,尽管企业集团不属于法律主体,但它却是会计主体。由企业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基金等,尽管不属于法律主体,但属于会计主体,应当对每项基金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2.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基本假设的是( )
A.会计计量
B.会计确认
C.持续经营
D.会计报告
【答案】C
【解析】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3.下列各项中,对会计主体假设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会计主体可等同于法律主体
B.会计主体可能不具有法人资格
C.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D.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空间范围
【答案】BCD
【解析】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例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财务会计系统,独立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企业集团中的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但是为了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必要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企业集团不属于法律主体,但它却是会计主体。
4.由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属于会计主体,但不属于法律主体。( )
【答案】正确
【解析】为了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必要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企业集团不属于法律主体,但它却是会计主体。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必考点】
1.企业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资产入账,体现的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
A.可理解性
B.谨慎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可比性
【答案】C
【解析】企业虽不拥有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所有权,但已通过融资租入方式将该资产控制、并利用其为自身谋取经济利益,因此应依据实质重于形式的信息质量要求,将该资产作为自有资产入账并进行管理。
关注微信获取第一手资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