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资格考试信息汇总
随手掌握最新考试动态
第一章 经济基础知识
第三节区域经济发展分析(新增)
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
对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分析,应明确其数量、质量和组合特征,优势、潜力和限制因素,可能的开发利用方向及技术经济前提,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等问题。
2.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会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区域人口的素质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应重点分析人口的数量、素质、分布及其与资源数量和分布及生产布局的适应性或协调性,区域适度人口的规模等问题。
3.技术是构成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条件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提供了区域发展的可能性,而技术将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技术革新会带来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科学技术条件的分析主要应评价区域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引进并消化吸收新技术的能力,技术引进的有利条件和阻力,适用技术的选择等。
4.对区域基础设施的分析应重点评价基础设施的种类,规模,水平,配套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区域经济分析
主要包括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
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分析主要是在建立经济发展水平量度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横向比较,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为区域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对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各种计量方法分析比较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的合理性,为区域产业结构和牢问结构的调整提供依据。
三、区域发展分析
区域发展分析是在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发展预测、结构优化和方案比较,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并分析预测其实施效应。
应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并以三者综合效益作为分析判断的标准。
在区域发展中,经济发展仍然是核心。
关注微信获取第一手资讯资料